“独立咖啡馆”虽小却“潮”且温馨 街巷里的它们已成城市独特商业景观 环球热文
位于朱雀门附近的一家“独立咖啡馆” 受访者供图
(资料图)
不知不觉间,西安的街巷里出现了一些很小的咖啡馆。说也奇怪,这种小小咖啡馆颇具“抗压能力”,即便受到经营环境的不利影响,也能较快复苏,成为城市里一道独特的商业景观。这又是为什么呢?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。
从咖啡文化到“独立咖啡馆”
近日,记者在南院门一家咖啡连锁店里,与西安咖啡行业协会秘书长赵璟女士聊起这个话题。就在上个月,西安咖啡行业协会刚刚举办了首届西安咖啡节。赵璟表示,作为现代都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咖啡产业对于西安这样的“重量级”城市,可谓意义非凡。与西安的传统文化不同,流行于西安街巷的咖啡文化是标准的“舶来品”,深受都市白领、大学师生、外地客商乃至外籍友人的喜爱。就个人感受来说,西安虽然是一座古城,却是以开放、包容闻名,所以咖啡文化的兴起,正体现了西安的这种城市精神。
据介绍,目前全市咖啡售卖点位达到4000家,喜欢喝咖啡的市民越来越多,消费规模不断增加,是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。在全市的咖啡馆中,最具活力的已不是大型连锁咖啡品牌,也不是具备一定规模的标准咖啡馆,而是一种店面很小的“独立咖啡馆”。赵璟说,通过多个渠道反馈的消息,西安的咖啡馆中,“独立咖啡馆”的数量可能会占到相当的比例,有可能是总量的一半或者更多。之所以不能有比较精准的数字,是因为“独立咖啡馆”的经营灵活多变,起伏很大。但是,确实有不少店“扛过”了疫情的影响,甚至呈现“逆增长”的态势。
究其原因,首先是因为“独立咖啡馆”店铺小,经营成本低。其次是“独立咖啡馆”往往具有鲜明的经营风格,会吸引特定人群前来消费,从而经营比较稳定。第三,“独立咖啡馆”的经营者往往对咖啡文化有着较深的理解,本身也是热爱者之一,他们把经营“独立咖啡馆”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,顺其自然的心态更能提升服务品质。
“独立咖啡馆”的人文情怀
听了赵璟女士从专业角度的解读,记者决定走访几家“独立咖啡馆”。
记者先走进一家名叫“且停”的“独立咖啡馆”,店主王女士正在店里忙碌:摆放盘碟或者擦拭杯子、检查咖啡机。已有7年开店经历的王女士曾在本市一家设计院工作,作为“90后”的她,本着对咖啡的喜爱,最后决定辞职开办“独立咖啡馆”。王女士告诉记者,店里的顾客大都是熟客,年龄从六十多岁到十几岁的都有,她和顾客们已经处成了老朋友,有空的话,他们会来店里坐一坐、喝杯咖啡、聊聊近况。
据介绍,王女士的这间咖啡馆近年来的经营情况还不错,目前她正在筹备开第二家店。
在顺城巷附近的一家“独立咖啡店”里,主理人(也是店里唯一的服务员)说,店里的顾客基本上都是店主的熟人或者朋友,大部分也都认识,到店里喝一杯咖啡就是这些顾客的一种社交方式吧。另外,这家店是近两年才开的,每天上午10时不到就开张,一直开到晚上10时多才打烊。从年龄阶层来说,中、青年人比较多。
记者又在南大街附近、柏树林一带走访了四五家“独立咖啡店”,得知近两年开张的店也有两家。几位顾客告诉记者,他们不定期到咖啡店里相聚,这已经是一种生活习惯。不用特地相约,在某个固定的店里就能遇到朋友,就能找到自己的话语空间,这是网络给不了的,也是其他交际方式给不了的。其中一位年龄较大的顾客说,自己已经退休了,但在咖啡店里,能找到自己的“聊友”,并且还是比较年轻的“聊友”,对此,他觉得很欣慰。
赵璟也坦言,从大的层面说,“独立咖啡馆”洋溢着咖啡文化的活力、体现了独特的经营理念,前景光明;但是从经营个体来说,成功或失败也很常见,不见得开了一间“独立咖啡馆”就一定能做好,最终还是要看经营能力怎么样、对咖啡文化的理解达到什么程度。不过无论怎样,西安“独立咖啡馆”增多的趋势显而易见,也可以说是西安城市文化蓬勃发展的一个象征,是城市活力的一种体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