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球讯息:乙肝+酗酒,肝癌高危因素!展望肝癌早筛:滴血验癌不远了|第医线
“有乙肝的人要禁酒,否则肝癌更容易找上门。”面对医生的劝告,张先生起初不以为然,工作应酬那么多,怎能不喝酒?他还带着一丝侥幸:“喝酒的人那么多,也没见过谁得肝癌啊!”
半年前,张先生频繁觉得右上腹部疼痛,有时下腹部也会有微微疼。这才找到中山医院肝外科高强主任医师。经检查,他的肝脏多发占位,怀疑是肝癌。后经影像学和化验检查确诊为肝癌,且已发展到了晚期,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。得知自己的病和喝酒密切相关,张先生除了惊讶,更多的是后悔。
“乙肝患者,本身是肝癌的高风险人群。不注意控制,加上酗酒,导致肝脏功能逐渐损伤,最终加速进展成了肝癌。”高强教授惋惜地说。
(资料图片)
而在他门诊随访的另一位王先生,今年40多岁,同样是乙肝患者,多年来他一直遵照医嘱随访,平时生活作息规律,滴酒不沾,日子过得就像普通人一样。
多数肝癌患者是乙肝进展而来
本周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。说尽管近些年来中国肝癌的发病率呈现稳定下降趋势,但发病率仍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。数据显示,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排名第4位的常见恶性肿瘤,也是排名第2位的肿瘤致死原因。而中国肝癌无论是新发病例还是死亡病例,都接近全球数据的一半。
肝脏作为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,堪称人体的代谢工厂。它工作“繁忙”却“不声不响”——肝癌早期并没有明显症状,70%-80%的患者确诊时已处于局部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。
高强说,与欧美国家不同,我国大约80%的原发性肝癌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。乙肝病毒感染人体以后,从肝纤维化、肝硬化到肝癌,是非常明确的发病原因。自20世纪80年代乙肝疫苗在我国开展预防接种,我国乙肝发病率已得到有效遏制,肝癌发病年龄也在后延。
“诱发肝癌的原因最常见的就是乙肝、酗酒、发霉食物、肥胖和脂肪肝。并不是说慢性肝炎一定会诱发肝癌,只是患癌风险更高。如果感染乙肝的同时还烟酒不忌,长期不治疗也不控制,会加速肝癌的发生。”高强表示。
在门诊,肝癌患者还是成年男性居多。有些患者感染了乙肝病毒不自知,对体检又不够重视,确诊肝癌时往往为时已晚。还有些患者虽然知道自己感染了乙肝,但平时也不到医院做检查和治疗,以至于最终发展为肝癌。事实上,从乙肝进展为肝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需要二三十年,甚至更长。只要密切关注乙肝病毒载量,积极治疗,大部分患者可以不发展为肝癌。
转化治疗为患者争取手术机会
发病率高、死亡率高、晚期生存率低束缚着万千肝癌患者,却也激励着肝癌领域科学家和临床专家不断探索医学发展、研发创新疗法。
高强表示,手术切除、射频消融、肝移植等根治性治疗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主要手段。腔镜技术已经非常成熟,在肚子上开几个小孔,手术就完成了。对终末期肝硬化合并肝癌的患者,建议实施肝移植手术。
中山医院肝脏外科在肝癌防治领域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,创造了很多世界第一、国内第一。技术上,只要符合手术指征,肝脏手术可谓“没有禁区”。中山医院肝外科对所有接受肝脏肿瘤手术病人的随访数据显示,五年生存率达64%,这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非常领先的。但是,对于术后复发率持续较高的难题、对于无法手术的晚期患者,又该如何治疗呢?
“医学充满未知,我的老师樊嘉院士说,好医生不能只开刀,还要潜心研究,通过科研提升技术水平。”高强是80后,他说自己站在导师的肩膀上,并总结老一辈专家的经验,推动各种新方法、新手段在临床上合理应用。比如,在不断精进手术技术的同时,诸多创新治疗手段如系统治疗联合局部治疗,拓宽了肝癌手术适应证,通过转化治疗使肿瘤降期、缩小,达到转化切除,原来仅有20%-30%可手术的肝癌患者提高至40%。
高强还谈到,肝脏的特别之处在于,一旦罹患肝癌,它对传统的化疗不敏感。因此,肝癌的治疗理念已转变,讲究的是综合治疗。即便是晚期,各种联合手段治疗肝癌,也可使部分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机会。
“滴血验癌”越来越触手可及
坚持监测和控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是预防肝癌最重要的手段之一。高强介绍,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乙肝病毒感染,都应该给予足够重视,应至少每6个月体检一次,做一次甲胎蛋白检查和肝脏彩超,发展到肝硬化的患者更应该注重定期复查。
在肝癌的早诊早筛方面,高强也分享了中山医院肝脏外科的一些新研究成果。很多人不知道,癌细胞会释放一些信号到血液(体液)中,通过检测其中的信号或许可以侦察到早期癌症。这也就是曾经火热的“一管血查早癌”。“这不是骗局,是我们在认真研究的课题。”高强介绍,癌症早检的目的是发现早期癌症,甚至癌前病变。
液体活检技术为癌症筛查带来了新的“解题思路”。其中,基于cfDNA甲基化的多癌种早检技术可以通过一管血同时检测多种癌症,还可以实现较为准确的组织溯源,即大致判断“你会得什么癌”。
这个由樊嘉院士、高强教授团队启动的针对超万人的研究,选取了肺癌、肠癌、肝癌、卵巢癌、胰腺癌和食管癌6大癌种。从目前数据来看,相对于超高的特异性,其敏感性稍稍逊色。高强说,在普通的无症状的群体中,高特异性非常重要,否则健康人被诊断为假阳性,不仅焦虑,还会造成不必要的后续诊断;而对于具有特定高风险因素的人群,高敏感性则特别重要,否则会造成漏检,可能耽误诊断。
既要高特异度,又要高灵敏度,还要准确预测肿瘤部位,并且好操作,这也是团队在持续完善改进的方向。高强认为,将来,这种技术会把更多的癌症拦截在早期,从而改善癌症患者生存率。
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